据厦门日报报道 厦门正着手建立一套符合厦门实际,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绿色健康的供厦食品标准体系,目前已发布了首批42个“供厦食品”标准。全市有20家企业的88种产品通过评定,获准加贴供厦食品“鹭品”标识,相关产品近期陆续在元初食品、夏商民兴超市、山姆会员超市等商超上市销售。记者昨日采访发现,厦门食品行业普遍看好“鹭品”的未来前景,企业提交申请的热情高涨。市食安联相关人士透露,他们已收到100多种食品的“鹭品”标识使用权申请。预计到今年底,通过“鹭品”评定的食品有望突破200种。

“鹭品”有多好:多项安全指标严于国家标准

“鹭品”自诞生时起便带着浓郁的品牌气息,通过统一的形象和标识,为消费者提供高水准的品质承诺。

今年8月,总部在厦门的中绿食品集团刚刚通过评定,获准在其生产的东北珍珠米、五常大米等10余个大米产品上使用供厦食品“鹭品”标识。“获准使用‘鹭品’标识,对企业而言是一份殊荣,再次肯定了我们在食品安全方面取得的成绩,对促进产品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道路起到积极的作用。”集团董事长孙少锋告诉记者,中绿的大米系列产品目前主要供应区域航空公司、行政单位及一些学校食堂和餐饮企业,下一步,贴有“鹭品”标识的中绿大米产品也将在大润发超市以及企业的线上销售平台与消费者见面。除了大米,企业还准备申请在牛肉和饮料产品上使用“鹭品”标识。

“鹭品”的“更好”,到底体现在哪?“目前发布的42项供厦标准,11个农产品标准有307项安全指标严于国家标准,平均每个产品有30项指标严于国标。”市食安联工作人员介绍。以苹果为例,很多人吃苹果的时候,不爱削皮。但市场监管部门在日常的检测当中,发现苹果的部分农药残留指标容易超标,危害性比较大。所以“鹭品”苹果,农药残留检测的项目要比普通苹果多整整37个,而且它参照的标准比国标要更加严格。比如“百草枯”这款农药毒性很强,如果误食,对人体伤害很大,而且没有解药,普通的苹果并没有检测这个项目,但在“鹭品”苹果里,它被排在了检测的首位。

同样是水果,枇杷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也有25个农药残留限量指标严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主要采纳了农业农村部食用农产品风险监测项目、台湾地区《农药残留容许量标准》等更为严格的标准。

贴有“鹭品”标识的中绿大米产品将在大润发超市以及企业的线上平台销售。

“鹭品”有目标:成为厦门食品安全金字招牌

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厦门市“三高”企业,主要围绕“药食两用”“保健食品”等领域开展植物中药材应用与研究。作为中国中药协会石斛专委会副会长单位,该企业曾参与制定《中国药用石斛标准》和《福建省铁皮石斛花、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公司董事长卢绍基告诉记者,他们此次参与制定了铁皮石斛供厦食品安全标准,并正在着手申请在铁皮石斛花、叶袋泡茶,以及石斛花3种产品上使用“鹭品”标识。

“我们制定的供厦标准,是全国首个针对铁皮石斛的地方标准,不仅在农药残留检测项目上,比福建省的标准多了2项;在产品的有效成分等指标上的要求也更高。”卢绍基表示,通过评定后,企业也将严把“鹭品”质量关,推动“供厦标准”走向全国、服务大众。

“‘鹭品’意味着严缜的评价过程和高水平的评价标准,它代表食品质量可靠,安全有保障,弥补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台资企业佳格食品(厦门)有限公司近期也提交了在其生产的葵花籽油和花生油产品上使用“鹭品”标识的申请。公司总经理黄国煌说,“相信高标准高品质的定位,会为‘鹭品’凝聚一批忠诚度较高的品牌粉丝,实现品牌形象价值和口碑价值的最大化,带动‘鹭品’产供销全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当然,把“鹭品”打造成厦门食品安全金字招牌,还有一段长路要走。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还将进一步增加“鹭品”的数量,拓展“鹭品”涵盖的种类范围,探索完善“鹭品”质量的机制,比如产品退出机制等等,让更多人选择“鹭品”,享受“鹭品”。

·马上评论·

打好管理“组合拳”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黄伟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全面落实党政同责,抓住“巧”“准”“久”三个关键词,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组合拳”,全力推动食品安全工程,确保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树立行业标杆,这套组合拳打得“巧”。发挥好榜样的力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期,加贴“鹭品”标识的主要食品及食用农产品陆续上市。“鹭品”是首个厦门市全域公用品牌,经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注册,作为供厦食品标识。“鹭品”标准高于国家标准,意味着供厦食品有了自己的“金字招牌”,以高标准引领、高品质供给、高水平示范,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食品。把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举得更高,就能更好发挥导向和撬动作用,引导全行业都向高标准高品质看齐,激发商家的内生动力,用更优的货品和更好的服务赢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实现长久的良性互动。

紧盯问题关键,这套组合拳打得“准”。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应该和人民群众期待对照起来看。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厦门认真梳理总结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比如生鲜果蔬农残、厨房卫生整治、校园食品守护、外卖送餐隐患等,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出十四大重点工程、十大攻坚行动,强化重点领域集中整治,不断提升公众信心指数。国务院食安办对第二批创建城市中期评估,我市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在15个城市中位列第一,充分体现了精准对照、精细管理取得的实际效果。

注重长效管理,这套组合拳打得“久”。食品安全保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食品安全诉求。我市已连续21年,将治理“餐桌污染”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从建立“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到基本实现食品安全“一网”监管;从推动“明厨亮灶”升级为“雪亮厨房”,再到“月月十五查餐厅”;我市食品安全管理既放眼长远,又盯住日常,不断提升食品安全基准线,不断织牢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声音】

市政协委员黄秀惠:

列入食安重点工程首要工程

厦门市委市政府重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明确将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列为食品安全十四大重点工程的首要工程,“鹭品”因此应运而生。这十分契合我市建设“两高两化”城市的城市定位。要打造民生幸福标杆,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方面。希望有更多的企业申请加入“鹭品”评定,提升厦门食品安全品质。食品安全的标准提高了,守好了百姓“菜篮子”里的安全和品质,才能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实。

闽菜文化、食安文化专家,厦门餐饮

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许晓春:

有助提升传统特色食品品质

厦门监管部门非常重视闽南地方传统饮食文化和食安文化的有机结合,针对地方传统特色食品标准普遍存在空白的问题,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制订了土笋冻、马蹄酥、手工面线和新圩豆干团体标准,确保地方传统特色食品有食品安全标准可依,其中土笋冻供厦食品安全标准已升级为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供厦食品安全标准对地方传统特色食品的原料、传统制作过程和工艺等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特别是明确了原料和制作过程、贮存运输等过程中应严格满足的各项安全指标和质量指标,不仅高于国家标准,还兼顾了地方美食的特色,因此“鹭品”的推出肯定有助于提升地方传统特色食品的品质。

(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刘启国 图/记者陈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