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食品饮料十年涨幅冠绝市场,基本靠业绩增长推动。人均消费量、市场份额、通胀、消费升级合力驱动,各细分板块龙头均量价齐升,利润率也趋势上行。好生意本质、增速相对优势显现、资金机会成本下降合力驱动,绝对和相对估值也趋势上行。中国市场未来很可能提供全球最大消费增长红利,通过聚焦并深耕产业能力圈,锁定好企业,持续深度跟踪,把握重要趋势与变化,伴随企业成长,获得高回报率的胜率应仍高,也是可落地、可复制的投研方法。

食品饮料十年涨幅领跑市场,群英荟萃

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申万 28 个一级子行业中,涨幅位居前五的为食品饮料、家用电器、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子,累计涨幅分别为420%、 274%、 181%、 162%、126%,白酒、乳品、食品综合、肉制品、调味发酵品涨幅在子板块中领先,涨幅分别为650%、384%、238%、209%、202%。

量价齐升驱动业绩,估值趋势上行

虽幅度、结构、节奏差异较大,但子板块龙头公司主导产品普遍量价齐升,迭加利润率上行,驱动了营收、净利持续增长,基本可解释股价涨幅。销量持续增长源于人均收入增长推动人均消费量上升,且龙头公司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产品均价年复合涨幅普遍超过CPI,战胜了通胀且应受益于消费升级。或因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食品饮料成长空间和确定性相对优势逐渐显现,且好生意天生现金流充沛、轻资产、高ROE,迭加资金机会成本下行,板块绝对和相对估值均趋势上行。

牛市仍长,挑战加大

展望未来,龙头公司量、价持续成长空间仍在,高ROE、现金流充沛特点或更明显,消费型社会中相对其他行业的优势或更明显,迭加资金机会成本下降,我们判断,食品饮料牛市仍长。当前,线上渠道快速发展、产业链变迁、生活模式新变化已成为食品饮料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同时,行业增速趋缓、人口老龄化、消费者群体知识结构剧变、电商推动渠道结构剧变、经济结构变化等也正在为龙头公司持续成长带来新挑战。

投资建议:深耕能力圈,锁定好企业

我们建议持续重点关注如下领域和公司:白酒方面,消费升级推动,高端、次高端增长空间预计仍是几倍级,低档光瓶酒龙头也可靠市场份额扩张实现持续增长,关注高端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酒鬼酒,次高端龙头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等。随着人均消费量增长、内部结构转换、产业变迁,众多细分板块销量天花板仍高,产品价格也将保持上涨趋势,龙头公司市场份额将不断上升,关注伊利股份、双汇发展、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涪陵榨菜、天味食品、日辰股份、安琪酵母、绝味食品、桃李面包、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洽洽食品、安井食品、克明面业、汤臣倍健、百润股份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食品安全风险;政策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等。

涨幅领跑市场,板块群英荟萃

十年涨幅领跑市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上证综指下跌12.96%,沪深 300上涨8.15%。申万 28 个一级子行业中,涨幅位居前五的为食品饮料、家用电器、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子,累计涨幅分别为420%、 274%、 181%、 162%、126%,食品饮料板块涨幅领跑全市场。

板块群英荟萃,牛股层出不穷。食品饮料各子板块涨幅均不俗,自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涨幅前五的是白酒、乳品、食品综合、肉制品、调味发酵品,涨幅分别为650%、384%、238%、209%、202%,均大幅跑赢沪深300。白酒板块表现最突出,涌现出茅台、泸州老窖、今世缘、五粮液、汾酒等众多高回报率个股。白酒之外,各细分板块均出现了牛股,如乳制品伊利股份,肉制品双汇发展,调味品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36.600, 0.70, 1.95%)、涪陵榨菜等,休闲食品桃李面包、绝味食品、洽洽食品等,连锁餐饮及食材类海底捞、安井食品等。

好生意驱动股价,行业选择决定命运

2.1 好生意应是根本驱动力:业务持续快速内生增长

食品龙头持续快速成长。主流食品细分龙头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保持双位数以上复合增速,收入端,乳制品伊利股份、蒙牛乳业上市至今复合增速分别为28%、20%,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涪陵榨菜分别为15%、15%;利润端,乳制品伊利股份、蒙牛乳业上市至今复合增速分别为29%、19%,调味品龙头涪陵榨菜、海天味业分别为29%、21%。

白酒业绩持续高增速。主流白酒企业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保持较高复合增速,收入端,贵州茅台、洋河股份、泸州老窖上市至今营业收入复合增速分别为26%、20%、18%;利润端,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上市至今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31%、21%、19%,长期成长性凸显。

业绩驱动股价,增速与股价涨幅基本匹配。以乳制品、调味品、休闲食品等为代表的各类食品龙头,及以全国名酒、区域次高端龙头为代表的各类白酒龙头,上市至今股价年复合回报率与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高度匹配,例如:贵州茅台、伊利股份、双汇发展上市至今年化归母净利润符合增速分别为31%、29%、22%,对应股价年复合回报率为33%、30%、25%,因此可以认为,食品板块龙头企业的股价上涨基本可由业绩增长驱动。

ROE领跑市场,内生增长动力强劲。食品饮料板块ROE长期保持20%水平,白酒在多数年份更是达到30%,全市场遥遥领先。实际上,如果扣除冗余现金影响,板块真实业务ROE会更高,业务内生增长提供了强大保证。

商业模式决定现金流充沛,成长无需融资驱动,分红能力强。食品饮料各板块普遍有轻资产、高ROE的经营特征,这是其品牌、渠道驱动的商业模式所决定。受益于此,食品饮料板块现金流充沛,分红能力强。如白酒龙头贵州茅台、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中炬高新等2000年至今均未增发融资,其余白酒龙头五粮液、乳制品龙头伊利股份2000年至今仅分别增发融资约19亿元、58亿元。观察食品饮料及白酒板块经营净现金流/营业总收入指标,始终位于申万一级子行业前列。

2.2 中国红利,量价齐升

中国约14亿人口,迭加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或许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成长红利。食品饮料是经济体系中最基本的业务板块,受益良多,各细分板块的公司均获得持续成长机会。同时,各细分赛道上龙头公司逐渐胜出,品牌、渠道、组织优势显现,还获得了更多市场份额,争取了更高的品牌溢价,进一步助推了公司业务量价齐升。

2.2.1 销量:行业成长、份额扩张

龙头公司销量普遍持续增长,一方面是受益于人均收入增长推动,人均消费量持续上升;二是龙头公司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传统产业已养育巨头,增速虽缓但成长坡道仍长。经过约三十年的发展,乳制品、肉制品、调味品、白酒、啤酒等传统产业均已产生规模巨大企业,中国人逐步由贫穷步入小康,人均收入上升推动人均消费量上升,龙头企业同时持续收割市场份额。整体看,这些行业中部分销量增速有所放缓,如乳制品、调味品、肉制品,部分行业销量趋于稳定甚至下降,如白酒、啤酒等。但对赛道中龙头企业来说,份额扩张、集中度提升仍可推动销量增长。

细分赛道和结构转化成长机遇凸显。随着人均收入上升、生活模式转换、产业变迁,新成长机遇不断显现,如休闲食品中的卤味食品、短保面包等,电商渠道兴起给三只松鼠带来的机会BTB风口给速冻食品、复合调味料带来的机会,消费升级给白酒产品结构快速上升带来的机会,产品结构内部转换给肉制品带来的机会,集中度提升给屠宰带来的机会等。

1)   乳制品:人均饮奶量从无到有为企业提供了爆发式增长机会,如伊利1994年日收奶量仅约160吨,2019年日收奶量达到1.6万吨,25年增长了100倍。随着人均饮奶量上升,且或许是受人均收入增速等条件约束,行业销量增速已放缓,如液态奶消费量从2009年的2,961万吨增长至2017年的3,759万吨,8年CAGR仅为3%。但龙头公司伊利销量增速仍较快,由2015年的640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871万吨,年复合增速达到8%,因为其常温液奶市占率由2012年的26%提升至了2018年的约37%,推高了增速;

2)   调味品:中国规模企业酱油产量由2008年的约367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约577万吨,年复合增速4.6%,其中海天味业酱油销量由2008年约80万吨增长至2019年约217万吨,年复合增速约10.5%,其市场份额从约21%升至约33%。即使观察过去五年,其13%的酱油年复合销量增速仍高于第二名中炬高新的10%,份额提升明显;

3)   肉制品:双汇发展肉制品销量由1995年的11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160万吨,年复合增速约为21%,生鲜品销量由2万吨增长至148万吨,年复合增速约为36%。过去5年肉制品销量基本平稳,我们预计中国消费加工肉消费比例会不断提升,双汇正积极推动全面改革,有望再次恢复增长;

4)   白酒:中国白酒产量自2003年的约476万千升增长至2019年的约786万千升,年复合增速约为2.67%,考虑基酒贸易等原因导致了重复计算,白酒行业实际消费量应该在下滑,但龙头公司主导产品持续增长,如贵州茅台的茅台酒销量由2000年的3,355吨增长至2019年的34,562吨,年复合增速约为13.1%,五粮液的五粮液酒销量由2001年的约0.65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约2.68万吨,年复合增速约为8.19%;

5)   细分赛道,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如休闲食品中,通过抓住互联网流量爆发机会,三只松鼠销量从2014年的1.43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9.6万吨,年复合增速高达46.6%;又如绝味食品和桃李面包,2011年到2019年,销量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3.4%、19.2%;主打复合调味料的天味食品,2011年销量仅3.54万吨,2019年已达到8.83万吨,年复合增速12.1%;主打速冻火锅食材的安井食品,销量从2013年的14.77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48.94万吨,年复合增速约22.1%。

2.2.2 价格:战胜通胀,享受升级

通货膨胀和消费升级推动,食品饮料各细分行业产品价格均得以持续增长,多数战胜了CPI。

尽管普涨,但产品间价格涨幅差异较大,或源于以下两点:产品属性、产业周期。产品属性方面,非主食类产品涨幅整体高于主食,To C端产品涨幅高于To B端产品,如白酒、调味品、休闲食品涨幅高于速冻、肉制品、面包,调味品中C端占比更大的涪陵榨菜、恒顺醋业涨幅大于B端占比更大的海天、千禾;产业周期方面,一是收入水平上升可能会逐步提升主食类产品涨价能力,二是成本周期、管理思路变化等会推动价格策略调整,典型如双汇肉制品2018年底开始连涨6次价格。

价格是部分公司成长最主要驱动力量。典型如洽洽食品和涪陵榨菜,自2007年到2019年,两者主导产品葵花子、榨菜销量年复合分别下降约2%和增长约3%,但均价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2%、9%,驱动营收分别年复合增长11%、12%。当行业量增受限时,产品涨价能力或许会得到更好体现。

1)   白酒:2001~2019年,高端名酒53度飞天茅台、52度经典五粮液、52度国窖1573出厂价复合增速分别为8.6%、7.3%、6.0%,显著跑赢同期中国CPI增幅2.3%,享受消费升级红利明显;

2)   次高端白酒:随着茅台酒为代表高端白酒价格天花板抬升,白酒企业不断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如2008~2012年百元价格带爆发式增长,2015年之后则次高端迅速崛起,推动了酒企产品组合均价持续提升。如洋河蓝色经典系列,自2006年至2019年,蓝色经典系列产品均价年复合增速达到11.2%;

3)   调味品:调味品与酱油零售价分别由2009年的9.9元、12.85元提升至2018年的16.1元、19.4元,年复合增速分别约为4.9%、4.2%。龙头海天味业酱油产品均价由2009年4,015元/吨上涨至2019年5,356元/吨,年复合增速约为3.5%;涪陵榨菜终端零售价由2008年的0.5元/包提升至2018年的2元/包,年复合增速达到14%;天味食品产品均价年复合增速也达到4.36%;

4)   乳制品:2009年至今,牛奶、酸奶零售价格分别累计上涨约59%、58%,年复合增速分别为4.33%、4.23%,领先同期CPI复合增速的约2.6%;龙头伊利股份液体乳吨价自2015年的7,371元/吨增长至2019年的8,469元/吨,年复合增速约为3.5%。乳制品价增核心来自头部企业通过产品高端化来实现结构提升;

5)   休闲食品:休闲食品品类繁杂,我们观察三只松鼠、绝味食品、桃李面包,产品均价都有明显提升。2014年至2019年,三只松鼠产品均价年复合涨幅达到10%,2011年至2019年,绝味食品和桃李面包均价年复合涨幅分别有4%、2%。

2.2.3 利润率持续提升:产品升级及规模效应

食品饮料板块净利率持续提升。2000年以来,食品饮料及白酒板块净利率分别由11.15%、16.44%提高至16.73%、33.54%,呈现长期向上趋势,白酒净利率较食品饮料板块整体提升更为显著。其中,受益于行业价增、规模效应,板块整体毛利率长期向上,费用率整体保持稳定,食品饮料部分子行业受成本端波动及行业竞争影响,毛利率和费用率短期波动,但不改净利率长期向上趋势。

食品净利率存在波动,费用及成本持续变化。食品各细分行业净利润趋势略有不同:调味品细分龙头以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涪陵榨菜为代表,净利率呈现长期向上趋势,主要受益于成本端相对稳定、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宽松、品牌力持续显现、价增及规模效应带动毛利率向上;乳制品细分龙头以伊利股份、蒙牛乳业为代表,净利率长期向上,主要受益于龙头公司价增带动毛利率向上,但过程中有所波动,主要由于原奶价格波动、及进入寡头竞争后费用投放增加。

白酒净利率整体向上,高端酒尤为显著。白酒企业净利率普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2019年一线名酒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净利率均在约30%以上水平,二线名酒及区域龙头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水井坊(54.810, 1.61, 3.03%)等酒企净利率处于20%~30%区间;趋势上看,全国名酒及次高端区域龙头企业仅在2012年限制三公消费后净利率一段时期内承压,长期趋势仍向上,名酒龙头抗风险能力更强;本轮白酒小周期后半程,洋河、酒鬼、金徽净利率见顶下滑,行业步入成熟期后出现结构性分化。

白酒提价结构升级,毛利率长期向上。全国名酒是单品全国化模式,通过大单品提价贡献均价及毛利率上行;区域次高端酒企是系列全国化模式,通过产品结构轮动升级实现结构升级、带动均价及毛利率上行。我们认为,由于白酒行业存在渠道常规性销售费用的特点,费用率优化空间有限,因此净利率提升主要由毛利率上涨带动,白酒头部品牌核心单品中长期提价趋势明显,贡献财务效应,带动毛利率长期向上。

2.3 新时代有新机遇

2.3.1 线上爆发提供高成长机遇

2012年前后电商渠道爆发,一批线上休闲食品企业抓住机遇,实现了高速成长。2011~2019年,网络购物规模由0.8万亿元增长至7.5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32.3%,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渗透率由5%上升至15%。休闲食品线上CAGR超过20%,对应的商超等传统渠道增长陷入瓶颈,CAGR由2010~2015年的26%下降至2015~2020年的0.4%。代表性企业如三只松鼠,2014~2019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为62%,2016~2018年,几大电商平台的营收占其总营收比重分别为90%、90%、83%,线上渠道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公司迅速成长为百亿级巨头。又如良品铺子2006年线下起家,2012年开始进军线上,目前线上渠道销售占比达到55%,有力地推动了公司规模快速增长。

2.3.2 产业链变迁,B2B正是风口

下游剧变,中上游供应商B2B正是风口。下游最重要变化是餐饮正加速连锁化,2003~2018年,我国连锁餐饮平均门店数量持续增加,年复合增速约为11.4%,对比美国餐饮行业集中度,当前中国CR50仅有约5%,预计随着中国餐饮集中度提升,中国连锁餐饮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或许会加速餐饮连锁化趋势,中央厨房凸显稳定性优势。规模餐饮企业市场份额增加带动,直接给上游供应商B2B业务加速发展提供了机会,并推动了上游原材料、半成品、调味料行业的集中度快速提升。颐海国际、安井食品、海天味业作为火锅调味料、速冻食品、调味品龙头,近5年营收复合增速分别为50%、20%、15%,颐海国际第三方销售收入占比由2013年的43%提升至了2019年的61%。除了餐饮连锁化,食材销售网络变化也给中上游企业提供了产业机会,如现代超市、电商等渠道正逐步替代农贸市场,并直接引发上游供应商的快速变化,双汇发展、圣农发展、湘佳股份等都从中受益。展望未来,B2B快速发展是必然趋势,也会继续给调理半成品、速冻食物、复合调味料等业务带来持续快速成长机会。

2.3.3 生活模式变化带来新机会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方便食品需求增长。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催生了对方便快捷、性价比高食物的需求,典型如对西式面包等方便携带早餐的需求。英敏特2019年6月统计,多数西式早餐渗透率已超过50%,其中面包/吐司产品渗透率已达到62%,而中短保面包口感更优,防腐剂等添加剂更少,更是有取代长保产品趋势。桃李面包顺应了消费者健康化和方便携带的需求,打造了高效运作的供应链,全国范围内日配比例超过50%,成为国内短保烘焙龙头。休闲卤味食品行业也呈现出消费升级和连锁化特征,品牌包装产品替代了散装夫妻店产品,迎合了现代消费者对食品更安全、品牌形像佳、购买更便利的诉求。代表企业如绝味食品、周黑鸭等,其中绝味食品以加盟连锁方式快速拓展全国市场,截至2019年末已开设10,954家门店。

低度预调酒,满足青年一代酒精饮料新需求。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产品度数偏高,品牌形像也偏传统,难以满足青年一代对更时尚、更个性化低酒精度饮料的需求,这为主打“微醺”的低度预调酒提供了成长机会。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1~2015 年,预调酒行业开启了第一轮高速增长,行业销量从2.8万千升增长至 15.3万千升,年复合增长率约55%,2016~2018年行业清库存去泡沫,2018年行业年销售规模降至约9万千升,但仅占同年啤酒行业消费量3,813万千升的约0.24%,未来成长空间仍巨大。预调酒龙头百润股份抓住机会,市场份额由2012年的约10%大幅提升至2018年的约84%,基本实现寡头垄断。

估值:绝对和相对均持续抬升

绝对和相对均持续抬升。因食品饮料板块中长期量价齐升确定性高、好生意本质、及消费对GDP贡献持续加大等因素推动,食品饮料估值持续上升。由于白酒板块市值在食品饮料板块中占比大,2012年限制三公消费一度压制了食品饮料估值,但系统性风险事件影响结束后,食品饮料板块再次获得市场资金偏好,2015年至今板块市盈率估值在一级子行业中排名持续上升,市盈率水平整体也在不断上涨。

展望:牛市仍长,挑战加大

展望未来,食品饮料龙头企业量、价持续成长空间仍在,高ROE、现金流充沛等特点或更加明显,虽整体增速不可避免放缓,但消费型社会中,其相对其他行业优势或更明显,迭加资金机会成本下降,我们判断,食品饮料牛市仍长。

4.1 长牛仍可期

4.1.1 好生意特点或不断强化

量价成长暂未见天花板。随着人均收入增长推动,预计食品饮料多数细分板块人均消费量仍有提升空间,强者恒强竞争特点则会推动市场份额继续向龙头集中,支撑其销量持续增长,并利好利润率提升。如白酒总量虽然难增,甚至可能下降,但消费升级持续推动,高端、次高端产品增长空间预计仍是几倍级,且基本上会集中在龙头企业。低档光瓶酒也可通过市场份扩张来实现持续增长。乳制品、休闲食品人均消费量增长空间仍大,随着中国人在外就餐比例提升,调味品销量仍能持续增长,且龙头份额提升空间仍大。从价格来看,通胀和消费升级两大核心驱动因素将继续推动均价提升,包括产品结构升级和直接提价,且随着收入水平上升后,食品饮料支出占收入比例将下降,均价上升空间或许较过去会更大。

相对优势或更明显。随着经济体系增速整体下降、人均消费量上升和基数变大,食品饮料自身增速也会下降。但消费在经济体系中占比预计将持续提升,食品饮料增速相对其他行业的优势或会更明显。

品牌壁垒持续提高,好生意特点或不断强化。强者恒强竞争特点决定,细分赛道中的品牌数量会下降,其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地位将更加牢固,竞争格局或不断优化。商业模式难有变化,经营上轻资产特点也不会改变,品牌壁垒提高或许意味着可继续提高ROE,提升盈利能力和现金分红能力。

4.1.2 估值或将继续上升

机会成本或持续下降,支持绝对估值上升。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未来更可能继续逐步下台阶,直至新的潜在增速,10年期国债利率为代表的资金机会成本也可能持续下行。对增长前景明确的食品饮料龙头公司来说,这或许会继续推动其估值上升。

GDP中消费贡献持续增加,支持相对估值上升。2010年以来,GDP中消费贡献率已提高至约60%水平,明显高于投资与出口贡献,这应会支持食品饮料板块相对投资、出口等相关板块的估值上升。

4.2 挑战加大:未来并非过去简单重演

增速放缓的挑战。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人均消费量上升、基数变大,食品饮料行业增速同样面临放缓趋势,这要求我们持续跟踪细分子行业和龙头企业的业务发展,随时修正对未来的判断,并不断挖掘更具成长性的子行业和公司。

消费者变化的挑战。中国社会人口变化非常迅速,首先是即将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年轻人数量下降将直接影响相关产业链发展;其次,人群知识结构正迅速变化,如上大学人口占同龄年青人比例2000年开始迅速上升,或导致这一代消费者理念、偏好、行为的巨大变化,对已有企业的经营形成挑战。

渠道变化带来的挑战。电商渠道飞速发展,人、货、场关系被重构,线下时、空分离情景下的稳态被打破,渠道不稳定性骤增,对任何已有的消费品企业,这都是巨大挑战。

经济结构变化的挑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转变,由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意味着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消费产业链大概率面临持续调整压力。典型代表如高端及次高端白酒的商务需求,这需要我们持续跟踪业务实际进展,仔细辨识各类消费者变化的综合影响。

投资建议:深耕能力圈,锁定好企业

复盘历史,食品饮料板块涨幅冠绝全市场,基本靠业绩持续增长推动。未来虽并非过去简单重复,但中国市场很可能会提供全球最大的消费增长红利。此背景下,通过建立产业能力圈内,研究聚焦,深耕其中,寻找并锁定好生意、好企业、优秀企业家团队,持续深度跟踪,伴随其成长,并及早认知重要趋势与变化,从而获得高回报率的胜率仍会很高,也是可落地、可复制的投资研究模式。华安食品饮料团队虽是新组队,但将努力沿着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方法把研究工作做正确,让研究为投资决策创造价值。

基于当前认知,建议重点关注如下领域:白酒方面,消费升级持续推动下,高端、次高端增长空间预计仍是几倍级,低档光瓶酒龙头靠市场份额扩张实现持续增长的空间也仍存在,关注高端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酒鬼酒,次高端龙头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等。随着人均消费量增长、内部结构转换、产业变迁,食品大类下众多细分产品销量增长空间仍大,产品价格也将保持上涨趋势,龙头公司市场份额将不断上升,关注伊利股份、双汇发展、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涪陵榨菜、天味食品、日辰股份、安琪酵母、绝味食品、桃李面包、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洽洽食品、安井食品、克明面业、汤臣倍健、百润股份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开工不足、订单减少,宏观经济疲软将会降低居民的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欲望。

食品安全风险。食品安全事故会对食品饮料行业产生系统性风险,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国内奶粉企业遭受重创、外国品牌奶粉抢占市场份额,2012年塑化剂事件致使白酒板块遭受重创。

政策风险。政策对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行业影响巨大,12年“限制三公消费”事件使高端白酒消费被遏制。

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成本产生压力,影响公司销量和最终营收,如食品饮料板块上游的生猪和鸡肉价格上涨将会对下游的食品加工企业如安井食品等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