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讯 “健康、美味、方便、实惠是中国乃至世界食品发展的大趋势。中国食品产业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工业化、现代化历史机遇,实现中国食品产业现代化是食品界的历史使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在今日召开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上这样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做大会报告
谈及中国食品产业的机遇,孙宝国提到,中国食品产业的优势源于悠久的饮食文化、最大规模的食品产业、最多的食品科技人员、最多的食品专业、最强的食品学科、最多的食品在校大学生,同时我们还拥有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和全球化的机遇,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现代化的机遇。
“中国餐饮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收入过去十年增长了2.6倍,进入了4万亿的阶段,这当中食品工业做了很大的贡献,餐饮业跟食品工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孙宝国认为,食品业要拥抱餐饮业,要为餐饮业服务。
随着新机遇的不断涌现,中国传统食品加工制作方式正在转变。孙宝国指出,这具体表现为从体力型向动力型转变,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从手艺型向工艺型转变,从工具向装备转变,从脑力劳动向人工智能转变和从源于自然向巧夺天工转变。
但在转变的过程中,我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思维方式亟需转变。孙宝国说,“美国人、荷兰人造出来的叫人造牛肉,我们中国人造出来就会叫假肉。美国人造出来叫人造鸡蛋,我们中国人造出来就是假鸡蛋。这个问题如果不改变的话,中国的创新永远会受到制约。”
对食品来说,安全是健康最基本的需要,所有的食品都有营养,关键要看能不能吃出健康来,而追求美味是人的本性。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应该辨证认识、客观评价食品的营养与功能。食品都是有营养的,食品的营养都是不均衡的。孙宝国说,“食品是养人的,药品是治病的,就是药品也不可能都做到药到病除,何况是食品。”
据了解,2013-2017年,食品安全舆情热点占解析数量的比例从100%下降到62.1%,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已经到了以风险预防为特征的预警提示。孙宝国认为,消费者要理性认识、正确解读食品安全问题。他提到,所有食品当中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等于有毒有害,关键是含量。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不要把“没有加食品添加剂”挂在嘴上。
在学术研究方面,孙宝国提到,食品研究要接地气,要到工厂、农村、民间探询食品科学技术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食品科学是应用科学,应该坚持问题导向,而非论文导向;立足解决科学技术问题,而非论文点数。论文只是科学研究的副产品,主产品是发现、发明、创造。要通过现代化加工生产,让地方特色食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孙宝国这样说。